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折叠 早期文明
在四万多年前,印第安图只人的祖先经由北美洲到中美洲和南美洲;当哥伦布到达他认为的新大陆时,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约有3000万。而居误似怕久商研千载住在今天美国、加拿大地区的印第安人约有150万人;这些土著人种项屋太军集在南有么果务的构成,无论从遗传、语言、社会等方面来看,都有很大的差异;据估计,15世纪时在格兰德河以北至少存在着400种互不关联、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有着多种多样的人体类型和语系。大约10000年前,又有另一批亚洲人谁号企出至零,移居到北美北部,即后来的爱斯基摩人。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种人大概是维京人,有人认为他们在1000年前曾到过北美东海岸。
折叠 殖民时期
16-18世纪欧洲列强纷纷在北美建立殖民地。法国人建立了新法响三已刑洋雨迅兰西(包括圣劳伦斯流域下游大潮区,密西西比河流域等处);西班牙人建立了新西班牙(包括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的广大地区)。
十七世纪初,英国开始向北美移历民。最初的北美移民主要是船酸笔语婷架系应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艰苦的工人以及受斯航合耐宗教迫害的清教徒。
1607年, 一个约一百人的殖民团体一路奔波抵达了维吉尼亚一个河口,建又斯果心示发端展历族立了詹姆士镇, 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后150年中, 陆续涌来了许多的殖民者, 定居于沿岸地区, 其中大部分来务阻自英国, 也有一部分来自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和其他国家。 到达殖民地的大多数是西欧贫苦的劳动人民,也有贵族、地主、资破师进著给产阶级,以英国人、爱尔兰人、德意志人和荷兰人最多演判主绿也病牛免厚每。移民中有逃避战祸婷茶和宗教迫害者,有自愿和非自愿的“契约奴”以及乞丐、罪犯;还有从非洲被贩运来的黑人。
1620年,他们乘“五月花号(Mayflower)”到北美并在船上制定《五月花号公约》。在11月21日于普利茅斯上岸,清教徒与41名自由的成年男人签署共同遵守《五月花号公约》。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订法规等。慢落希绝热其愿北奠定自治政府的基础。
在殖民地时代,伴随着与北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长期战争,严重的劳力缺乏产生了像奴隶和契约奴役这类的非自由劳力,而英国政府的放任政策则让特有的美利坚精神与文化得以发展出其独特性。万恶的黑奴贸易在英属北美十三州盛行起来。
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殖民者先后在北美洲东岸(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在十八世纪中期,殖民地的经完加富上稳预客便即家济,文化,政治相对成熟,殖民地议会仍信奉英王乔治三世,不过他们追求与英国国会同等的地位,并不想远食势件远范成为英国的次等公民,但是此时英法的七年战争结束,急于巩固领土,使向北美殖民地人民征租重税及英王乔治三世一改放任政策,主张高压手段。因此引发殖民地人民反抗,如“没有代表就不纳税”宣言、“波士顿惨案”师、“不可容忍的法案”等。 于1775年4月在莱克星顿和康科特打响“莱克星顿的枪声”揭虽德开美国独立战争的前奏。 后来,这些殖民地便成为美国北美独立十三州最初的十三个州。
折叠 独立战争
18世纪中叶,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与英国之间,已有了裂痕。随着波士顿倾茶事件殖民地的不断扩张,逐渐使他们意识到事态发展的严重性,从而萌生独立的念头。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就是反英国殖民者倾销。[1]
1774年,来自13州的代兰现包表聚集在费城,召开第一次大陆会议,希望能与英国和平解决问题。然而英王却坚持殖民地必须无条件臣服于英王,并接受处分。1775年,在马萨诸塞州列克星顿点燃战火,北美独立战争爆发。
1776年5月,在振维书因把可低达费城召开第二次大陆月款会议,坚定了战争与独立的决心,并于7月4日签署著名的《独立宣赶把言》,以此为契机,《独立宣言》被认为是美国免七制依阻建立的开端,此日(7月4日)亦被美国作为肉水讨来右国庆日。
1778年2月法、美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法国正式承认美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相继参战。
178载便石1年,约克城战役大捷,美军赢得决定性的胜利。约克城战役后,除了海上尚有几次交战和让克策须罗品陆上的零星战斗外,北美大陆战事已基本停止。
1787年,在费城举行联邦会议,会中华盛顿被推为主席,他们采取一项原则,即中央权力是一般性的,但必须有审慎的规世越获余定和说明,全国性政府接必须有税收、铸造货币、调整商业、宣战及缔结条约的权力。此外,为了防止中央权力过大,而采取投货获级操布孟德斯鸠的均权政治学说,与阳拿承很贵白雷害即政府中设置三个平等合作与制衡的部门,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调和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权占控制地位,俗称“三权分立”。
1812年,英国再度入侵刚成立的美国,史称第二次独立战争,战后美国各州更加团结。
折叠 西进运动
19世纪初期,烟际头开数以千计的人,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磁式向西移动,有些开拓者,移居清察斤节空马跑到美国的边界,甚至深入属于墨西哥的领地、以及介于阿拉斯加与加利福器月色销草民多使尼亚的俄勒冈。殖民者的贪得无厌和对利益的追求使得美国一步步地蚕食周边地区,给临近国家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和久久无法弥合的创伤。
1846年,美墨战争爆发,美国扩充了自己的国土面积。
折叠 南北战争
引起南北卫转财提脸地跳财衣既练战争的原因,美国南北战争不单是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问题,还包括思想上的冲突。南北之间,为奴隶问题而起争执,南方在全国政治上的主要方针,就在保护和扩大“棉花与奴隶”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主要以制造业、商业和金融业为主,这些生产无需依赖奴隶。相反的,奴隶制严重制约了劳动力的流动,使得急需大量劳动力的北方各州工免三设好品查卷消商业受到很大抑制九抓。
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冲突由来已久了。1860年代初期,11个南方的州脱离联邦,组建南部邦联;北方则表示,为了统一将不惜付出一切代价。1861年,南方种植园主以林肯就任美国总统为由挑起内战,内战爆发了,这是一场美国人面对面的流血战争。1863年元旦全体黑人奴隶欢呼,纷纷加入北方军队,其原因是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充八服宣政亮宣言》,北方得到雄厚的兵源亲致。1865年4月9日,南方政府以失败告终,这项胜利不但使美国恢复了统一,而且从此全国各地不再施行奴隶制度。
折叠 转型发展
南北战争之后,被解放的黑奴和数百万移民投入到机器化大生产中,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却未惠及大众,财富高度集中,资本家垄断市场,还与贪官污吏沆瀣一气。奉行所谓“只要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腐败盛行,“使每一座城市代表城市腐败中的某一类”。
19世纪初,美国开始工业化,而内战之后则步入成熟阶段。在从内战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到50年的时间里,美国从板胜混妒田别核实染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从1890年到1917年的近30年间被称为进步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美国被卷入大战漩涡中,并且在世界上尝试扮演新的角色。
1929年发生了资本主义大萧条,大萧条影响的不只是美国,世界各国都受到牵连。经济大恐慌使上百万的工人失业,大批的农民被迫放弃耕地,工厂商店关门,银行倒闭,一片萧条。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管害右市曾5)当选总统,全面推行以政府干预市场为主要手段的“罗斯福新政”,他主张政府应拿出行动来结束经济大恐慌,随后推出一系列政策暂时解决缓解了许多困难,但美国的经济还是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苏醒起来。
19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日本偷袭珍珠港国参战。二战后,随着轴心国的战败、英法实力的衰退,美国和苏联成为了超级大国,世界被分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美苏及其各自阵营分别在军事、政治、经济、宣传各方面全面对抗,一如战时,史称“冷战”。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军参战并与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军进行了交战,战争双方以三八线为界签署停战协议告终。战后,冷战逐步升级。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冷战带来的恐慌达到最高峰。1969年,阿波罗11号首次将人类送上了月球,美国在太空竞赛中逐渐超越了苏联。[2]
196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爆发,许多美国人开始不满政府的对外政策,反战游行伴随着各种民权运动风起云涌。此外,由于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集中,60年代后期,生态环境的污染广受注意。70年代初期,因能源危机而导致的经济萧条是历来最严重的一次。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一度复苏,但70年代末期又出现了通货膨胀。
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全国举行各项庆祝活动。由于拥有全球政治、军事、经济、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全面优势,美国在冷战中最终拖垮苏联,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美国赢得了冷战的最终胜利,两极格局逐渐被一超多强的国际新形势替代,而“一超”便是指世界上唯一的霸权超级大国----美国。
作为军事科技发达的超级大国,其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技术水平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其科研经费投入之大、研究型高校企业之多、科研成果之丰富堪称世界典范。虽然当前面临各种国内外问题,美国还是因其较为健全的法律制度、健康的生活环境、顶尖的教育资源等,继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来这里追逐美国梦。
2001年10月7日,美国以反恐为名发动阿富汗战争。2020年2月,美国政府与塔利班签署协议,承诺2021年5月前撤出阿富汗。2021年7月,拜登表示,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任务将于8月31日结束。8月30日晚,一架美军运输机载着最后一批美国军人从喀布尔机场起飞。结束了20年的阿富汗战争——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争(代价:2461名美军身亡,逾两万名美军受伤,以及超过两万亿美元的开销)。2021年8月3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表示,结束阿富汗战争是正确的决定,美国将继续展开反恐行动。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美国地图美国是美洲第二大的国家,领土包括美国本土、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面积937261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15.8960万平方公里,内陆水域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如果加上五大湖中美国主权部分约17万平方公里,河口、港湾、内海等沿海水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面积为963万平方公里,如果只计陆地面积,美国排名第三,仅次于俄罗斯、中国。
折叠 地形地貌
美国国土地形变化多端,尤其是在西部。东海岸沿海地区有着海岸平原,在南部较为宽广,而在北部较为狭窄,海岸平原在新泽西州以北并不存在,不过在长岛等地也有一些冰川沉积平原。在海岸平原后方的是地形起伏的山麓地带,延伸到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和新罕布什尔州、高1830米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为止。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是美国中西部地带的内部平原,这里相对而言较为平坦,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密苏里河流域——世界上第四大的河域也位于这里。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内部平原的地形开始上升,最后进入美国中部面积广阔而地形特色稀少的大平原。
在大平原西部则有高耸的落基山脉,从南至北将美国大陆一分为二,在科罗拉多州的最高峰到达4270米。在以前落基山脉还有频繁的火山活动;现在只剩下一个区域(怀俄明州黄石国家公园的超级火山—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
折叠 气候特征
折叠 时区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折叠 区划
美国全国共分50个州和1个特区(哥伦比亚特区),有3143个县。联邦领地包括波多黎各和北马里亚纳;海外领地包括关岛、美属萨摩亚、美属维尔京群岛等,首都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Alabama | AL | Montgomery | ||
Alaska | AK | Juneau | ||
Arizona | AZ | Phoenix | ||
Arkansas | AR | Littlerock | ||
California | CA | Sacramento | ||
Colorado | CO | Denver | ||
Connecticut | CT | Hartford | ||
特拉华州 | Delaware | DE | Dover | |
Florida | FL | Tallahassee | ||
Georgia | GA | 亚特兰大 | Atlanta | |
Hawaii | HI | Honolulu | ||
爱达荷州 | Idaho | ID | Boise | |
Illinois | IL | Springfield | ||
Indiana | IN | Indianapolis | ||
爱荷华州 | Iowa | IA | DesMoines | |
Kansas | KS | Topeka | ||
Kentucky | KY | Frankfort | ||
Louisiana | LA | BatonRouge | ||
Maine | ME | Augusta | ||
Maryland | MD | 安纳波利斯 | Annapolis | |
Massachusetts | MA | Boston | ||
Michigan | MI | 兰辛 | Lansing | |
Minnesota | MN | 圣保罗 | St。Paul | |
Mississippi | MS | 杰克逊 | Jackson | |
Missouri | MO | JeffersonCity | ||
Montana | MT | Helena | ||
内布拉斯加州 | Nebraska | NE | Lincoln | |
Nevada | NV | CarsonCity | ||
NewHampshire | NH | Concord | ||
NewJersey | NJ | Trenton | ||
NewMexico | NM | SantaFe | ||
NewYork | NY | Albany | ||
NorthCarolina | NC | Raleigh | ||
NorthDakota | ND | Bismarck | ||
Ohio | OH | Columbus | ||
俄克拉何马州 | Oklahoma | OK | OklahomaCity | |
Oregon | OR | Salem | ||
Pennsylvania | PA | Harrisburg | ||
RhodeIsland | RL | Providence | ||
SouthCarolina | SC | Columbia | ||
SouthDakota | SD | Pierre | ||
Tennessee | TN | Nashville | ||
Texas | TX | 奥斯汀 | Austin | |
Utah | UT | SaltLakeCity | ||
Vermont | VT | Montpelier | ||
Virginia | VA | Richmond | ||
Washington | WA | Olympia | ||
WestVirginia | WV | Charleston | ||
Wisconsin | WI | Madison | ||
Wyoming | WY | Cheyenne[3] |
折叠 主要城市
华盛顿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 D.C.),简称华盛顿,又称华都、华府,美利坚合众国的首都,得名于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靠近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位于美国的东北部、中大西洋地区,是1790年作为首都而设置、由美国国会直接管辖的特别行政区划,因此不属于美国的任何一州。
截至2016年,华盛顿市区面积177平方公里;2019年1月,人口约70万。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最高权力机构为美国国会,通过华盛顿市政府实施管理。但是华盛顿市民在众议院仅有一名有选举权的代表,在参议院没有代表。
华盛顿2016年的实际地区生产总值为1093亿美元,位列美国各州第34位,其中主要产业均与政府机构相关,是大多数美国联邦政府机关与各国驻美国大使馆的所在地,也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洲国家组织等国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还拥有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与文化史迹。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20名。
纽约
纽约市(New York),隶属于美国纽约州,是美国第一大城市,位于美国东北部沿海哈德逊河口,濒临大西洋,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总面积1214平方千米,下辖5个区,市政厅驻曼哈顿市政厅公园内。截至2022年4月,总人口约839.8万人。
纽约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区。1524年,意大利人来到哈德逊河口,1626年,荷兰人从印第安人手中低价买下曼哈顿岛,在近哈得孙河口一角地,辟作贸易站,称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被英国夺占,改名纽约,范围扩大到邻近陆地和长岛等处。1686年,设纽约市。1789年,纽约为美国临时首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此就职。20世纪20年代初,纽约超越伦敦,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纽约城市再次繁荣,成为世界级大都市。
纽约市是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金融、商业、贸易、文化和传媒中心,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华尔街被称为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纽约拥有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120家高等教育机构及2000家艺术和文化机构,是全球电视、广告、音乐、报纸和图书出版业中心城市,也是北美最大的媒体市场。纽约交通便利,公路网密布,公共交通发达。拥有肯尼迪国际机场等三个国际机场,纽约港是北美洲最繁忙的港口。有时代广场、自由女神像、中央公园、大都会博物馆等景点。
2021年,纽约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5983.9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8.12万美元。
洛杉矶
洛杉矶(Los Angeles),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是美国第二大城市,也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常被称为“天使之城”(City of Angels)。洛杉矶面积约1215平方公里,城市中心坐标为北纬34°03′、西经118°15′,全市拥有约408.67万的人口(2019年) 。2019年,洛杉矶的地区生产总值为7109亿美元 。
洛杉矶是美国重要的工商业、国际贸易、科教、娱乐和体育中心之一,也是美国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业和电子业的主要基地之一。洛杉矶还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加州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佩珀代因大学等。
洛杉矶曾主办了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即将主办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 2026年世界杯足球赛的16个举办城市之一。
芝加哥
芝加哥(Chicago),位于美国密歇根湖的南部,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也是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芝加哥地处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城市中心坐标为北纬41°39′、西经87°34′,是美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区和最大的期货市场之一,其都市区新增的企业数一直位居美国第一位,被评为美国发展最均衡的经济体。此外,芝加哥还拥有很多的高楼大厦,被誉为“摩天大楼的故乡”。截止至2018年7月,芝加哥人口约为270.6万。
芝加哥是美国最重要的文化科教中心之一,拥有世界顶级学府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和享誉世界的芝加哥学派。 截止至2019年10月,逾百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芝加哥工作、求学过(芝加哥大学100位、西北大学19位)。
芝加哥是旅游圣地,2016年共接待全世界超过5000万名游客。芝加哥代表的美国中部时间所在的时区是UTC/GMT-6(西六区),与处在UTC/GMT+8(东八区)北京时间相差14小时(芝加哥夏令时期间相差13小时)。2016年,芝加哥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5373亿美元。
旧金山
旧金山(San Francisco),旧称“三藩市”、“圣弗朗西斯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加州人口第四大城市。 旧金山临近世界著名技术产业区硅谷,是世界重要的技术研发基地之一和美国西海岸重要的金融中心,也是联合国的诞生地(1945年《联合国宪章》)。
旧金山属地中海气候,其与旧金山湾边各都市组成的旧金山湾区,著名景点有金门大桥和渔人码头,气候冬暖夏凉、阳光充足,临近众多美国国家公园(如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和加州葡萄酒产地纳帕谷,常被誉为“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城市”。 1769年西班牙人发现此地,1848年加入美联邦,19世纪中叶在淘金热中迅速发展,华侨称为“金山”,后为区别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新金山)而改称“旧金山”。 截止2018年7月,旧金山全市人口约88万,其中华裔18万,是西半球华人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华人总数量仅次于纽约。
折叠 编辑本段 国家象征
折叠 国名
“美国”这个名字的首次使用可以追溯到1507年,当时它出现在德国制图师马丁(Martin Waldseemüller)绘制的世界地图上。在他的地图上,这个名字用大字体显示在现在被认为是南美洲的地方,以纪念Amerigo Vespucci。这位意大利探险家是第一个假设西印度群岛并不代表亚洲的东部界限,而是以前未知大陆的一部分的人。1538年,佛兰德制图师杰拉杜斯·墨卡托在他自己的世界地图上使用了“美洲”这个名字,将其应用于整个西半球
关于“美利坚合众国”一词的第一个文献证据可以追溯到1776年1月2日Stephen Moylan写给乔治·华盛顿的副官Joseph Reed的一封信。莫伊兰表示,他希望“以充分和充足的权力从美利坚合众国前往西班牙”,在革命战争中寻求援助。“美利坚合众国”一词最早出现在1776年4月6日弗吉尼亚州威廉斯堡的《弗吉尼亚公报》上的一篇匿名文章中
由约翰·狄金森(John Dickinson)起草并在1776年6月17日前完成的《邦联条例》第二稿宣布:“本邦联的国名为‘美利坚合众国’。”1777年底,宪法条款的最终版本送交各州批准,声明“本邦联的疆域应为‘美利坚合众国’。”1776年6月,托马斯·杰斐逊在他的《独立宣言》“原始草稿”的标题中,用所有大写字母写上了“美利坚合众国”一词这份文件的草稿直到1776年6月21日才出现,不清楚它是在迪金森在6月17日的《邦联条例》草稿中使用这个词之前还是之后写的
缩写形式“United States”也是标准的。其他常见的形式有"U.S."、"USA"和"America"。“美国”一词在19世纪90年代以前很少在美国使用,西奥多·罗斯福之前的总统也很少使用。它没有出现在18世纪和19世纪创作的爱国歌曲中,包括“星条旗永不落”,“我的祖国,这是你的”和“共和国战歌”,尽管它在20世纪的歌曲中很常见,如“上帝保佑美国”通俗的叫法是“美利坚合众国”,国际上叫“各州”。“哥伦比亚”是18世纪晚期美国诗歌和歌曲中流行的一个名字,源于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它以“哥伦比亚特区”的名字出现。西半球的许多地标和机构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包括哥伦比亚。
在美国用法中,“合众国”一词最初是复数。它描述了一种状态的集合。,“美国都是。”这个单数形式在南北战争结束后开始流行,现在是美国的标准用法。美国公民就是“American”。“United States”,“American”和“U.S.”是指国家的形容词(“American values”,“U.S. forces”)。在英语中,“American”一词很少指与美国没有直接联系的话题或科目
折叠 国旗
美国国旗是用布做成的,国旗的形状是长方形;国旗的长宽之比为19:10,美国国旗由红、白、蓝三色组成;画面格局由两部分组成,旗的左上方蓝底上排列着50颗白色的星,6颗一排与5颗一排相间排列,共排9行;旗的其余部分是13道红白相间的条子,有7道红色横条以及6道白色横条 。
美国国旗的来历最早可追溯到1775年5月,由华盛顿委托费拉德尔菲亚的女裁缝伊丽莎白·罗斯制作;1949年,美国颁布法律,正式确立6月14日为美国国旗纪念日。1960年7月4日,美国国旗经过26次修改,确定50颗星版本的星条旗 。国旗象征普遍的说法是: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白色象征纯洁和清白,蓝色则象征警惕、坚韧不拔和正义 。
美利坚合众国国旗象征普遍的说法是: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白色象征纯洁和清白,蓝色则象征警惕、坚韧不拔和正义。
折叠 国徽
主体为一只胸前带有盾形图案的白头海雕(秃鹰)。白头海雕是美国国徽美国的国鸟,它是力量、勇气、自由和不朽的象征。盾面上半部为蓝色横长方形,下半部为红、白相间的竖条,其寓意同国旗。鹰之上的顶冠象征在世界的主权国家中又诞生一个新的独立国家——美利坚合众国;顶冠内有13颗白色五角星,代表美国最初的13个州。鹰的两爪分别抓着橄榄枝和箭,象征和平和武力。鹰嘴叼着的黄色绶带上用拉丁文写着“合众为一”,意为美利坚合众国由很多州组成,是一个完整的国家。
折叠 国歌
美国国歌:《星光灿烂的旗帜》(TheStar-SpangledBanner)
哦,你可看见,透过一线曙光,我们对着什么,发出欢呼的声浪?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依然锓风招展,在我军碉堡上?火炮闪闪发光,炸弹轰轰作响,它们都是见证,国旗安然无恙。你看星条旗不是还高高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折叠 国花
玫瑰(英文名称:rose ):是蔷薇目,蔷薇科、蔷薇属多种植物和培育花卉的通称名字。直立、蔓延或攀援灌木,多数被有皮刺、针刺或刺毛,稀无刺,有毛、无毛或有腺毛。叶互生;花单生;花托球形、坛形至杯形;花瓣5,稀4,开展,覆瓦状排列,白色、黄色,粉红色至红色;花柱顶生至侧生,外伸,离生或上部合生;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花有紫红色、黄色、粉色、白色和各种复色。枝条较为柔弱软垂且多密刺,每年花期只有一次。
玫瑰是所有花卉中最著名和最受欢迎的一类。几个世纪以来,玫瑰一直备受推崇。历史证据表明,它们大约在5000年前在中国生长,从那时起它们就一直在历史中发挥作用。无论是古希腊人、罗马人、基督徒、共济会或其他人,玫瑰始终是爱、美和平等的永恒象征。虽然每种颜色表达爱,美和平衡有点不同,但主要的信息仍然是爱。
玫瑰有许多不同的含义,这取决于它的颜色。然而,任何玫瑰通常都可以被视为象征:爱、荣誉、信仰、美丽、平衡、热情、智慧、奉献和永恒。
玫瑰作为经济作物时,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玫瑰油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精细化工等工业。
在欧洲诸语言中,蔷薇、玫瑰、月季都是使用同一个词,如英语是rose,德语是Die Rose。玫瑰是英国、美国等14个国家的国花。通俗意义中的“玫瑰”已成为多种蔷薇属植物的通称。且事实上杂交玫瑰也是由蔷薇属下各物种杂交选育所产生。
折叠 国鸟
白头海雕(学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又名美洲雕。是大型猛禽,成年海雕体长可达1米,翼展2米多长。眼、嘴和脚为淡黄色,头、颈和尾部的羽毛为白色,身体其他部位的羽毛为暗褐色,十分雄壮美丽。主要栖息在海岸、湖沼和河流附近,以大马哈鱼、鳟鱼等大型鱼类和野鸭、海鸥等水鸟以及生活在水边的小型哺乳动物等为食,飞行能力很强。上喙边端具弧形垂突,适于撕裂猎物吞食;基部具蜡膜或须状羽;翅强健,翅宽圆而钝,扇翅及翱翔飞行,扇翅节奏较隼科慢;跗跖部大多相对较长,约等于胫部长度。是北美洲所特有物种。1782年6月20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立法,选定白头海雕为美国国鸟。
折叠 国兽
美洲野牛(学名:Bison bison):哺乳纲、牛科的动物。是北美洲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和世界上最大野牛之一。生性凶悍,体重可达1000千克,头上长有一对向上弯曲锋利的双角,它们长有深暗的栗子褐色毛发,有如同小丘一样的大肩膀。在种群之内,各自的公牛形成一个集体并保卫族群中的母牛。
具每小时60公里的奔跑速度。主要群体由雌牛和幼牛组成;雄性会另外组成单身汉群,只有交配时才会聚集在一起。食草动物,平时以嫩茎晘草为食,无领域性。大量集体居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平原,由加拿大远北的大奴湖至南面的墨西哥,再由俄勒冈州东部至大西洋一带。
折叠 国石
蓝宝石(Sapphire),是刚玉宝石中除红宝石(Ruby)之外,其它颜色刚玉宝石的通称,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₂O₃)。蓝色的蓝宝石,是由于其中混有少量钛(Ti)和铁(Fe)杂质所致。蓝宝石的颜色,可以有粉红、黄、绿、白、甚至在同一颗石有多种颜色。
蓝宝石在泰国、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老挝、柬埔寨、中国山东昌乐,海南,重庆江津的石笋山均有发现,其中最稀有的产地应属于克什米尔地区的蓝宝石,而缅甸是现今出产上等蓝宝石最多的地方。
蓝宝石最大的特点是颜色不均,可见平行六方柱面排列的,深浅不同的平直色带和生长纹。聚片双晶发育,常见百叶窗式双晶纹。裂理多沿双晶面裂开。二色性强,世界不同产地的蓝宝石除上述共同的特点之外,亦因产地不同各具特色。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东部沿海一带的玄武岩中,相继发现了许多蓝宝石矿床。
折叠 形象
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民族
折叠 人口
截至2021年8月15日,美国总人口约3.33亿。据美国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非拉美裔白人占57.8%,拉美裔占18.7%,非洲裔占12.4%,亚裔占6%,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占1.1%,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岛民占0.2%(以上比例存在重叠)。通用英语。
折叠 民族
美国主要人口是英国移民后裔,占60%-70%,拉美国家移民及其后裔占12%-15%,非洲移民后裔占10%-12%,法国移民后裔大约占5%。其他比较有影响的民族还有:德国人、犹太人、西班牙人、爱尔兰人、意大利人、中国人、阿拉伯人等。
折叠 寿命
美国人平均寿命在2009年首次突破78岁,达到78.2岁。人口死亡率也创历史新低。
2009年美国男性平均寿命上升0.2岁,达到75.7岁,女性上升0.1岁,达到80.6岁。
除了平均寿命提高外,美国人口死亡率在2009年连续第10年下降,为每10万人死亡741人,2009年记录在案的死亡数字约为243.67万人,比2008年减少了3.6万人。
折叠 编辑本段 政治
折叠 政体
美国的政体是共和制,实行三权分立政治制度,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机构中,又以掌握行政和军事大权的总统为核心。
折叠 国会
美国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美国参议院和美国众议院联合组成。国会美国国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行政监督权、条约及官员任命的审批权(参议院)和宪法修改权。对总统、副总统的复选权等。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
此外,国会可通过不需要总统签署的决议案,它们无法律作用。国会对总统、副总统及官员有弹劾权,提出弹劾之权属于众议院,审判弹劾之权属于参议院。美国设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法院、州法院及一些特别法院。联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组成,终身任职。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联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无效。[4]
折叠 政府
实行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政府内阁由总统、副总统、各部部长和总统指定的其他成员组成。内阁实际上只起总统助手和顾问团的作用,没有集体决策的权力。2021年1月20日,乔·拜登宣誓就任总统,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女)宣誓就任副总统。
据白宫宣布,本届内阁共25个职位,包括: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又称贺锦丽,女)、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女),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Merrick Garland),内政部长德布·哈兰(Deb Haaland,女),农业部长汤姆·维尔萨克(Tom Vilsack),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女),劳工部长马蒂·沃尔什(Marty Walsh),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哈维尔·贝塞拉(Xavier Becerra),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长马西娅·富奇(Marcia Fudge,女),运输部长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能源部长珍妮弗·格兰霍姆(Jennifer Granholm,女),教育部长米格尔·卡多纳(Miguel Cardona),退伍军人事务部长丹尼斯·麦克多诺(Denis McDonough),国土安全部长亚历杭德罗·马约卡斯(Alejandro Mayorkas),环保署署长迈克尔·里根(Michael Regan),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代理主任莎兰达·杨(Shalanda Young,女),国家情报总监埃夫丽尔·海恩斯(Avril Haines,女),贸易代表戴琪(Catherine Tai,女),常驻联合国代表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女),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赛西莉亚·劳斯(Cecillia Rouse,女),小企业管理局局长伊莎贝尔·古斯曼(Isabel Guzman,女),总统科学顾问兼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主任埃里克·兰德(Eric Lander),白宫办公厅主任罗恩·克莱因(Ron Klain)等。
折叠 法律
美国法律继承了英国的判例法传统,美国法院承袭“遵循先例”原则,属于英美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中叶以前,早期的美国案件仍然经常引用当时的英国案例来应用,此后随着美国逐步发展起自己的法律制度,到如今美国的绝大多数司法引用自国内案例。
美国宪法是最重要的法律来源,所有其他法律都源于宪法并低于宪法的效力。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基于宪法的最高性,如果国会通过与宪法相冲突的法律,最高法院可判定该法违宪,任何一个美国法院都可以根据宪法来审理案件。美国最高法院于马伯利诉麦迪逊案(1803年)中确立了法院的这项权力,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有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
折叠 宪法
1776年7月4日制定了宪法性文件《联邦条例》。1787年5月制定了宪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届国会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为独立、统一国家的成文宪法。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联邦制的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鼎立,并相互制约。两个世纪以来,共制定了27条宪法修正案。重要的修改有:1791年9月由国会通过的包括保证信仰、言论、出版自由与和平集会权利在内的宪法前10条修正案,后通称“民权法案”(或“权利法案”);1865年和1870年通过的关于废除奴隶制度和承认黑人公民权利的第13条和15条修正案;1951年通过的规定总统如不能行使职权由副总统升任总统的第25条修正案。
折叠 法院
美国法院机构的基本框架分为联邦法院和各州地方法院两个完全独立的系联邦最高法院统。联邦法院由联邦最高法院、联邦上诉法院(即94个联邦地区法院分成11个巡回审判区及哥伦比亚特区巡回审判区、联邦巡回审判区,每区设有一个联邦上诉法院)、联邦地区法院及联邦特别法院(即破产法院、国际贸易法院和联邦赔偿法院等)组成。联邦最高法院由美国宪法设立,是联邦上诉法院的终审法院和美国司法系统的最高一级法院。
美国法官实行不可更换制、专职制、高薪制、退休制。美国没有统一的行政法院;行政纠纷案件除由普通法院审理外,各独立机构也有权受理和裁决。
美国法院的组织与管理体系的标准模式具有多样性。法院具有统一模式是法院组织与管理的传统目标,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美国法院组织与管理模式中的统一模式受到争议,后来出现了新的理想目标模式:分权、协商以及应急式。
折叠 政党
美国有多个党派,但在国内政治及社会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只有共和党和民主党。
- 美国共和党
共和党(Republican Party):成立于1854年。1861年林肯就任总统,共和党首次执政。此后至1933年的70多年中,除16年外,共和党一直主政白宫。1933年以来,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1953年1月至1961年1月)、尼克松(1969年1月至1974年8月)、福特(1974年8月至1977年1月)、里根(1981年1月至1989年1月)、乔治·H·W·布什(1989年1月至1993年1月)、乔治·W·布什(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特朗普(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先后当选总统执政。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现为罗娜·罗姆尼·麦克丹尼尔(Ronna McDaniel,女)。
- 美国民主党
美国民主党(DemocraticParty)前身是1792年杰斐逊创立的民主共和党,建党初期主要代表南方奴隶主、西部农业企业家和北方中等资产阶级的利益。19世纪初,民主共和党发生分裂,一派自称国民共和党,后来改称辉格党。以安德鲁·杰克逊为代表的一派于1828年建立民主党,1840年正式定名为民主党。
19世纪50年代末,民主党发生一次分裂,部分北方民主党人参与组建反奴隶制的共和党。1861至1885年在野。在1885至1933年的48年中,该党执政16年,先后由克利夫兰、威尔逊出任总统。1933年开始,民主党人罗斯福、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卡特、克林顿、奥巴马先后当选总统执政。民主党党员是大选中投其候选人票的选民。现任全国委员会主席为汤姆·佩雷斯(ThomasPerez)。[8]
- 其他政党
美国绿党(UnitedStatesGreenParty)、美国改革党(ReformParty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美国共产党(CommunistPartyofUnitedStatesofAmerica)等。
折叠 总统
美国总统每四年选举一次,个人最多只能任两届(由于二战的原因,获得长达12年任期的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例外)。虽然总统和副总统选举是由全民普选方式举行,不过产生方式是由选举人票(选举人由民选产生)所决定——除了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两个州按普选票得票比例分配选举人票外,其余48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均实行“胜者全得”制度,即把本州的选举人票全部给予在该州获得相对多数普选票的总统候选人,全国选举人票为538张,候选人至少获得270票才能当选。当选的选举人在选举人团投票时必须把票投给在该州获胜的总统候选人,因此大选结果通常在大选投票日当天便可根据各州选举结果算出。美国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所拥有的选举人票多达55张,而人口较少的阿拉斯加州只有3张选举人票。鉴于这种情况,在历届美国总统选举中,人口众多的州都成为总统候选人争夺的重要目标。美国历史上曾数次发生这种情形,一些总统候选人虽然在大选中获得的选民票少于对手,却因得到足够的选举人票而当选,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小布什总统谋求连任时。依据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总统须年满35岁,居住美国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通常被解释为是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或者是在宪法通过时为美国公民。美国官职中唯正副总统两职具“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的任职要件。政府由内阁部长和总统指定的其他成员组成。内阁实际上只起总统助手和顾问团的作用,没有集体决策的权力。
折叠 政要
现任总统:
约瑟夫·拜登,即小约瑟夫·罗宾内特·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Jr,1942年11月20日—),一般作乔·拜登(Joe Biden),美国爱尔兰裔政治家、律师,曾任第47任美国副总统,现任第46任美国总统。
拜登毕业于特拉华大学和雪城大学,当过一段时间律师,1970年踏入政界 ,1972年11月当选联邦参议员并六次连任至2009年。1988年和2007年两度竞选美国总统,都没有成功。期间担任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 及高级成员16年、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及高级成员12年 。2008、2013年两度成为奥巴马的竞选搭档。 2009—2017年任副总统。 2019年4月25日宣布参选美国总统。 2021年1月7日确认当选。 1月20日宣誓就任。
拜登内政和外交经验丰富。 在专业外交领域,他是熟谙外交政策的专家 ,以通晓国外政策以及国际安全事务而知名 ,关注全球各地人权、种族歧视、减贫、裁军等议题,并在多个关键外交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拜登在竞选时提出的执政政策则总体温和:政治上推动修复、重振国内民主制度,强化民主联盟。经济上,反对贸易战,维护多边贸易协定;大力推行经济复苏计划,在教育就业、住房收入等领域加大投入 ;加大科研投资,推动高新领域建设。 他还提出实行强制口罩令等主张以应对疫情;致力于解决美国“系统性种族主义”问题,维护少数族裔权利。 但由于两党对立加深、阿富汗撤军、病毒变异、通货膨胀等种种因素 ,拜登上台以来,两大目标抗疫和团结双双落空,支持率不断走低。
现任副总统:
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又称贺锦丽,1964年10月20日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毕业于美国霍华德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哈斯汀法学院。2020年8月11日,约瑟夫·拜登提名美联邦参议员哈里斯为美国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2021年1月20日,美国当选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宣誓就职,美国迎来首位女性副总统,同时她也是美国历史上首位拥有黑人和亚裔血统的副总统。
现任国务卿:
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196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法学院,曾从事法务工作,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政界,曾就职于美国国务院、克林顿政府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还曾在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担任过研究员。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
折叠 概况
美国经济体系兼有资本主义和混合经济的特征。在这个体系内,企业美国和私营机构做主要的微观经济决策,政府在国内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较为次要;然而,各级政府的总和却占GDP的36%;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社会福利网相对较小,政府对商业的管制也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美国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受此推动,美经济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增长期。在美国各地区,经济活动重心不一。例如:纽约市是金融、出版、广播和广告等行业的中心;洛杉矶是电影和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旧金山湾区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区是技术开发中心;中西部是制造业和重工业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城,芝加哥是该地区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东南部以医药研究、旅游业和建材业为主要产业,并且由于其薪资成本低于其他地区,因此持续地吸引制造业的投资。
美国2001年美国经济在经历长达十年的增长后陷入短暂衰退,之后进入新一轮繁荣期。2007年美国经济下行因素增多,7月次级房贷危机全面爆发。2008年9月,随着雷曼兄弟等多家金融机构接连破产、被兼并或由政府接管,美国次贷危机迅速升级演变成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系统损失重大,信贷市场迅速萎缩,实体经济深度衰退,市场信心受到严重影响。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实施大规模刺激经济计划,2009年下半年起美国经济金融形势开始好转,国内生产总值恢复增长。2010年美国经济继续复苏,全年GDP增长率达3.0%,经济总量基本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2011年美国经济继续保持温和复苏势头,四个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0.1%、2.5%、1.3%和4.1%,全年经济增长率为1.8%。2012年以来,美国经济继续保持温和增长。
折叠 农业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之一,主要农产品包括玉米、小麦、糖和烟草,中西部大平原地区惊人的农业产量使其被誉为“世界粮仓”。美国的农场每年生产价值900亿美元的农产品。美国生产了占世界50%的玉米,20%的燕麦,以及15%的鸡肉、猪肉、棉花、菸草和小麦。
折叠 工业
近年来,美国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回流, 美国工业生产保持稳定,信息、生物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也取得新进展。在新冠疫情背景下,2020年美工业生产萎缩3.6%。主要工业产品有汽车、航空设备、计算机、电子和通讯设备、钢铁、石油产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闻纸、机械等。
折叠 服务业
美国服务业高度发达,产业门类齐全,国际竞争力强。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服务业创造的GDP高达17.065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上涨至81.6%。2020年美国零售电商销售额达8611.2亿美元,同比增长44%,是至少20年来美国电商最高的年度增长。在线零售在零售总额中所占份额稳步上升,2020年电子商务渗透率达21.3%,高于2019年的15.8%和2018年的14.3%。美国旅游业规模居世界第一。2020年,美国旅游业因疫情损失7660亿美元,旅游业对GDP的贡献同比下降41%。从细分数据看,2020年,美国的国际游客消费下降76.7%,从2019年的1812亿美元下降至422亿美元,而国内旅游消费下降幅度为37.1%。美国的金融业产值约为1.727万亿美元,占GDP比例为8.24%。根据市值和资产规模综合排名,美国金融业前三大公司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折叠 财政金融
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政府奉行“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大幅增加社会福利和军事支出。80年代,里根政府一方面减免税收,另一方面扩大政府支出特别是军费开支,导致美联邦财政赤字急剧扩张。1992年,美联邦财政赤字达2904亿美元,占当年美国内生产总值的4.9%。1993年克林顿政府上台后将“减赤”作为施政重点之一。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使税收收入大幅增加,同时克林顿政府加强了税收征管,美联邦财政于1998财年转亏为盈,出现692亿美元的盈余。布什政府期间,一方面通过减税刺激经济复苏,另一方面大幅增加反恐及军费开支,从2002财年起美联邦财政重现赤字。奥巴马政府就任后,为摆脱经济危机,推出大规模刺激经济计划和金融援助措施,2010、2011、2012财年美联邦财政赤字分别高达1.29万亿美元、1.3万亿美元和1.1万亿美元。
2006年起,美国房市陷入衰退,而房贷利率上升,次级房贷违约率大幅上升。2010年7月,奥巴马政府签署《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开启美国自“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监管改革。
银行机构
美国银行系统是一个以商业银行为主,包括中央银行、储蓄机构、投资银行和政府专业性银行在内的庞大体系。
通常将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视作美国的中央银行。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并负责实施相关货币政策,对银行机构实行监管,维持金融系统稳定等。
美国的商业银行分为在联邦政府注册的国民银行和在州政府注册的州立银行两种。国民银行必须是联邦储备体系的成员银行,受财政部货币总监、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监督管理。州银行则不一定要参加联储及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据美联储2020年5月8日的《监管报告》,2020年3月受美联储监管的银行共有5027家,其中总资产少于100亿美元的社区银行有3815家,占比75.9%左右。
外资银行机构接受美联储的监管。目前主要外资银行有德意志银行、三井住友银行、三菱日联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等。
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按业务性质可分为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两类。2020年底,市场占有率排名前5的人寿保险公司为太平洋人寿、国家人寿、恒康人寿、全美人寿、全国保险。
融资渠道
美国是金融体系最发达的国家。在融资条件方面,外国企业与美国公司享有同等待遇。一般来说,大企业由于资信较好,获得贷款的能力较强。中小企业相对较弱。美国政府对国内中小型企业的政策性贷款数量很少,由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主导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是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
证券市场
美国证券市场分为两大板块: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主要的证券交易场所包括:
(1)NYSE 纽约证券交易所,是美国最大、最有名气的证券市场,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上市股票超过3500只。纽约证券交易所市场较成熟,上市条件也较为严格,财富500强等大企业多在纽交所挂牌。
(2)NASDAQ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是美国上市公司最多,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大约有5400家公司在此挂牌上市,范围涵盖所有高新技术行业,包括软件、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零售和批发贸易等。
(3)AMEX 美国证券交易所,为美国第三大股票交易所,是唯一一家能同时进行股票、期权和衍生产品交易的交易所,其关注中小型企业,成为中小市值公司的最佳交易所。
(4)NYSE ARAC 纽约证券交易所高增长板,以交易ETF为主,是一个国际公认的、完全电子化的股票交易所,在纽交所高增长市场上市的公司一旦条件成熟便可无缝过渡到纽约交易所的主板市场。
(5)OTC 场外交易市场,是在股票交易所以外的各种证券交易机构柜台上进行的股票交易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完全不同,OTC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规定的成员资格,没有严格可控的规则制度,没有规定的交易产品和限制。
(6)PINK 粉单市场,是为那些选择不在美国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或者不满足挂牌上市条件的股票提供交易流通的报价服务。粉单市场已纳入纳斯达克最底层的一级报价系统,是美国场外交易市场(OTC)的初级报价形式。
折叠 对外贸易
2020年,美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为4.94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1272亿美元,进口额为 28090亿美元,逆差为6817亿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1957亿美元,同比增长11.8%。
【货物贸易】2020年,美国货物贸易总额为3785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4351亿美元,进口额23507亿美
元,逆差9156亿美元。
【主要贸易伙伴】2020年,美国前五大货物出口目的地分别为加拿大、墨西哥、中国、日本和英国,前五大货物进口来源地分别为中国、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和德国。
【商品结构】主要出口商品为:工业原材料、除汽车外的机械设备和汽车产品。主要进口商品为:除汽车外的机械设备、消费品、工业原材料。
【服务贸易】2020年,美国服务贸易总额为1150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6921亿美元,进口额为4582亿美元,贸易顺差2339亿美元。2020年美国前五大服务贸易出口目的地分别为英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和德国,前五大服务贸易进口来源地分别为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和印度。服务贸易出口额前五的领域分别是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旅行服务、交通运输和电信信息服务,服务贸易进口额前五的领域分别是交通运输、保险服务、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和电信信息服务。
折叠 外国投资
联合国贸发会议《2021年世界投资报告》数据显示,美国2020年吸收外资1563.2亿美元,对外投资928.1亿美元;截至2020年底,美国吸收外资存量10.8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存量8.1万亿美元。在美投资存量较多的国家是日本、英国、加拿大、荷兰和德国等。
折叠 对外援助
对外援助情况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援助国。根据美国国际开发署2020财年报告,该财年支出中,项目支出达137.42亿美元,主要用于经济增长项目(34亿美元)、教育和社会服务项目(9.63亿美元)、人道主义援助项目(48.07亿美元)和卫生健康项目(13.9亿美元)。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外援助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宣布向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卫生健康、人道主义和经济援助,金额为16亿美元,后续会追加援助预算24亿美元。此外美国企业界、非盈利机构、慈善机构、宗教机构、个人等向全球援助金额超过49亿美元。疫苗方面,2021年2月,在G7会议上,美国向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和COVAX预先市场承诺机制(AMC)承诺援助20亿美元,并承诺在2021年和2022年再捐赠20亿美元,共40亿美元。2021年6月10日,总统拜登在英国参加G7峰会时公开承诺,将向贫困国家捐赠5亿剂辉瑞新冠疫苗。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
折叠 综述
美国的文化产业非常发达,产值占GDP的20%左右,其总体竞争力位居世界首位。
20世纪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框架;20世纪中期,美国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80年代以后,随着文化商品化程度的加深,美国凭借经济、技术和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开始向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产品的倾销;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文化产业壁垒不断被打破,企业兼并重组浪潮汹涌澎湃,在美国出现了一批超级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引领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
折叠 语言
由于没有联邦地位的官方语言,部分州将英语定为官方语言,但英语是事实上的官方语言,就整个联邦而言,并没有统一的官方语言。由于多年来推动英语为官方语言的运动,美国50个州中已有31个州通过立法规定英语为官方语言,也有其它一些州提出相关议案,不过,面临的阻力相当大。有3个州承认其他语言与英语有平行地位:路易斯安那州的法语,夏威夷州的夏威夷语和新墨西哥州的西班牙语。
折叠 宗教
全国54.6%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23.9%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少数人信奉犹太教、东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美国是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集聚地,风俗习惯因不同民族而各异。
折叠 衣着与饮食
美国人休闲时衣着随意,但在上班、参加宴会时很正式。例如参加婚礼、商业谈判等活动时,应着正装。饮食以美式西餐为主。
折叠 文学
美国文学自其殖民地时期初具雏形至2013年已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变得日趋成熟。而作为反映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预示社会发展方向的一面镜子,美国文学也体现出美国人独特的哲学观、价值观。美国早期的移民多是从英国或者欧洲来到这片新大陆的,他们想摆脱欧洲旧的封建传统,追求自由、民主。而这些要求体现在文学方面,个人主义成为贯穿早期美国文学的一个特色。就此而言,美国文学的发展是承前启后,极具连贯性的。
折叠 美国梦
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许多欧洲移民都是抱持着美国梦的理想前往美国的。
但少数人批评美国梦过度强调了物质财富在衡量胜利和快乐上扮演的角色。因为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不同的是,在美国拥有的经济自由相当多,政府扮演的角色相当有限,这使得美国的社会流动性极大。从美国独立直至19世纪末期,广大的土地都无人居住和拥有,任何有心人都可以加以占据并投资和开垦。而到了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庞大的自然资源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则使得快速的社会流动成为可能。
折叠 节日
折叠 编辑本段 军事力量
美国拥有现今整体实力最强大的军队,同时其军费也名列世界第一,约占全世界总军费开支的43%。
按照美国宪法,国会拥有宣战权,但总统是三军最高统帅。根据1973年的《战争权力法》,美国总统在开展军事行动前48小时内必须通知国会。在未经国会授权情况下,对外军事行动不得超过60天,但允许额外30天撤离时间。进攻性战略武器和核武器的使用权集中控制在总统手中。国家军事指挥系统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及参谋长联席会议组成。美军曾在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以及1948年至1973年期间实行过义务兵役制。1973年,时任总统尼克松废除义务兵役制后,美军一直实行志愿兵役制(以雇佣方式补充军队的募兵)至今。美国是世界第一军事大国,美军现役部队人数约140万人,其中陆军50万人,海军和空军各35万人,海军陆战队18万人。美国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数百处军事基地,海外驻军约为28.78万人。美国的海外的军事基地大致划分为欧洲、亚太与印度洋、中东与北非以及美洲四大战略区。2011年1月美国国防部宣布,将从2015年开始裁减美军地面部队人数,裁军总数最高将达4.7万人。此外,国防部还将削减一系列武器项目。
截至2009年,美军在全球设有六大战区司令部,分别是北方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中央司令部、欧洲司令部、南方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本土基地871个,其中海军基地242个,空军基地384个。2010年5月,美军建立网络司令部,统一协调保障美军网络安全、开展网络战等与电脑网络有关的军事行动。
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
折叠 概况
美国拥有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运输工具和手段多种多样。相较于其他西方国家,由于汽车产业在美国的发展相当早,美国许多城市的发展都提前顾虑到了将城市和住宅区搭配道路网络的设计。为了连结国土,美国设计并建造了高通行量、高速度的高速公路,美国的国家交通系统主要便是依赖这些高速公路网。当中最重要的是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的建设。这些高速公路在1950年代经由当时的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授权建造。
折叠 地铁
纽约市的地铁网络是世界上载客量最为沉重的捷运网络之一。而区域铁路和公共汽车网络则延伸至长岛、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都成为了世界上载客量最大的交通网之一。但是普遍而言,美国城市的公共交通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较为薄弱,人们出行更多的使用私人汽车。
折叠 铁路
美国建造了横贯大陆的铁路网络,用以在48个州之间运载货物。美国铁路公司(Amtrak)所建造的铁路网也横贯了48个州中的46个,专门用于客运用途。美国的铁路货运系统是世界最繁忙和先进的,且美国的铁路总长度位居世界第一。根据2007年的数据,美国的铁路总长为226,427公里。
折叠 公路
美国的公路和高速公路系统覆盖全国,截止2014年全国公路总长超过651万公里。约有1.4亿辆车使用公路系统。高速公路是由地方、州与联邦政府建造的。自1811年起,联邦政府首次担负其公路建造的责任。2012年7月6日,奥巴马总统签署“在21世纪中前进”的运输法案,在2013财年和2014财年为陆地交通建设拨款1050亿美元。
折叠 空运
美国民用航空非常发达。全国共有1.5万个机场,居世界第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美民航运输旅客约3.68亿人次,是198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20年受美限制入境令及疫情原因,中美航班数量骤减,后逐渐恢复,截至2021年5月,有12条航线仍保留,主要有上海至纽约、广州至洛杉矶、上海至洛杉矶、纽约至香港等。
折叠 水运
美国共有926个港口。按地理分布看,大西洋沿岸的重要港口有纽约、巴尔的摩、波士顿、诺佛港、费城、波特兰。大湖区重要港口有芝加哥、底特律、杜鲁斯与苏必略和托雷多。墨西哥湾的重要港口有新奥尔良、休斯敦和巴敦罗基。太平洋岸的主要港口有长滩、洛杉矶、波特兰、西雅图。按照2020年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排名,洛杉矶港港口吞吐量为921万标准箱,排名第17位;长滩港811万标准箱,排名第19位;纽约港759万标准箱,排名第20位。美国内陆航道线路总长将近2.5万英里。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
折叠 科技
19世纪初,美国在科学和技术研究,以及技术产品创新方面都是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波音飞机之一。美国政府一贯认为,科学技术开支是对国家未来的投资,并以此为准则制定科技政策。美国科技政策一向重视国防研究与基础研究,前者主要是为了维持军事上的优势,而后者则基于基础研究乃是国家长期发展之本的考虑。
人类工业史上许多最重要的发明,包括轧棉机、通用零件、生产线等都是源自美国,其中工业的生产线尤其重要,它使得工业的大量生产从梦想变为真实。其他重要的发明包括飞机、电灯泡与电话。美国在20世纪策划了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最早研制出原子弹,将人类科技带入原子时代的新纪元。冷战开始后,美国在太空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成功,在太空竞赛中领跑,从而导致了火箭技术、武器研究、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等领域的重大进步,美国在计算机与网络发展史上贡献极大,包括二战中发明的计算机、初期的军事化应用,以及个人电脑发展与革新,美国国防部创办的ARPA网是网络技术的先驱。
在科学研究方面,美国学者赢得了大量的诺贝尔奖,尤其是在生物和医学领域。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是美国生物医学的聚焦点,并已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使人类对肿瘤、阿兹海默症等疾病的治愈研究进入重要阶段。航空和航天研究的政府机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类的私营企业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医学院和美国国家自然基金会,是美国科学界最高水平的四大学术机构。除自然基金会外,其他三院分别授予院士头衔。
折叠 教育
初等和中等教育
在美国,教育管理是州或地方政府的责任,而非联邦政府。但是,联邦政府教育部可以通过控制教育基金来施加一定程度的影响。美国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各级教育总支出约计10,93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7.6%。其中,60.5%用于中、小学基础教育,39.5%用于高等教育及相关科研项目。
学生有法定义务在公立学校接受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教育:即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分公立、私立两种,大部分是公立学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中小学校一般免费或半费供应午餐,学生由校车定点接送。
在美国,16-18岁之前必须在学校就读。许多州要求必须就读到18岁。有些州只规定必须就读到14岁。学生可以进入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或家庭学校就读。在多数公立和私立学校,教育分为3级水平:小学、初中和高中。
高等教育
在美国,学生18岁高中毕业后不需要通过大学入学哈佛大学考试就能升入高等院校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优先进入好的大学学习。
美国的大学很多,从移民美国的清教徒创建全美的第一所大学——哈佛大学后,美国的高等教育继承了欧洲古老大学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传统。截至2014年已有2,615所颁发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四年制大学。而两年制的社区学院则多达3400所。
美国的平均教育水准极高,联合国的经济指数调查中将美国的教育水准列为世界第一,美国的许多高等院校有非常大竞争力。在世界排名前500名大学中,美国占168所,前20名中,美国占17所。
折叠 体育
体育在美国是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人喜欢一些特别在美国流行的体育项目,例如与美式橄榄球、棒球、篮球和冰球相比,足球在美国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体育项目,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少年从事这项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足球亦被认为是在美国最有潜力发展的运动。在体育比赛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德如团体精神、公正、纪律和耐久性在美国社会中有很高的声望。
折叠 治安
联邦调查局和美国法警具有各自的职责范围。联邦和州法采用普通法审理案件。州法院审理大多数犯罪案件,联邦法院审理特定的罪案和受理上诉案。在发达国家行列中,美国的暴力犯罪尤其是使用枪支实施暴力和凶杀的犯罪率一直都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尽管截至2009年世界上超过2/3的国家已经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止了死刑,但美国针对一些特定犯罪(通常是一级谋杀罪)保留死刑,截至2011年还有34个州保留死刑制度。而要判处一个罪犯的死刑,其司法程序非常繁琐,为了减少冤假错案和确保死囚的各项权利,美国投入了巨额的司法成本。一个检察官要最终胜诉一件死刑案,其花费将高达50万美元以上。在国内外人权组织的压力下,美国的死刑适用呈下降的趋势,2006年,美国实施死刑的数量居全球第六,位列中国、伊朗、巴基斯坦、伊拉克和苏丹之后。
折叠 福利
美国社会安全福利制度创立于1935年。由美国联邦政府卫生教育福利部主持。这一制度为美国人广泛接受,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社会福利分为社会保险和非社会保险两种。属于社会保险福利项目的有:老残保险、失业保险和其他就业保险;属于非社会保险福利项目的有:对抚养儿童困难家庭的补助、社会保障收入、食品券、医疗补助、住房补助和能源补助。
折叠 医疗
美国医疗条件总体水平较高,设施完善,提供医疗的机构主要有医院、医生诊所、护理院、康复中心、独立的诊断中心和药房等。2007年的数据表明,近60%的医生拥有自己的诊所。在美国买药要去药房购买,有些超级市场和折扣商店内也设有药房。合法购买处方药必须有医生开的处方。医疗保险组织对医院的制约度很大,它严格规定了医疗费用偿付标准,建立了整套衡量医疗资源是否合理使用的评价标准。由于住院费用昂贵,保险公司为控制医疗费用,致力于降低病人住院天数,要求病人在急性病医院(AcuteHospitalorShort-termHospital)经过治疗(平均住院5-7天)进入恢复期后,即转到费用相对低廉的护理院(SNFs)或家庭护理中心,或者直接在医生诊所随诊。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1年美国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17.7%,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支出8,467美元。2006-2013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25人、药师9人;2006-2012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29张。
折叠 传媒
美国报业系统庞大,2004年全国发行量最华尔街日报大的十家英文日报如下:《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每日新闻》、《纽约邮报》、《芝加哥论坛报》、《每日新闻》和《休斯敦纪事报》。美国最有影响的三大报纸为《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和《华盛顿邮报》。
美联社是美国最大的通讯社,最大的两家对外广播机构为美国之音和美军广播电视网,均属官方电台。美国最大的全国性广播网是全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有线新闻广播公司(CNN)和福克斯电视台(FOX)等。
折叠 通信
2020年美国固定线路电话约1亿条,居世界第二。截至2020年底,美国三大主要运营商AT&T、Verizon、T-mobile的无线用户数超过3.92亿户。截至2020年6月,美国互联网活跃用户数超过3. 2亿,普及率超过94%。
折叠 电力
美国一共有511个煤炭发电厂,1740个天然气发电厂,99个核反应堆和63个核电站,1436个水力发电站,843个风力发电站,772个太阳能发电站,1098个石油发电站。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2020年美国发电量同比下降2.9%,总量约为4万亿千瓦时,约为全球发电量的15.18%,约为中国的54.05%。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核电占比将由2020年的21%下降至20%,2022年进一步降至19%;可再生能源占比将由2020年的20%升至21%,2022年进一步升至23%。根据美国能源部预测数据,如果美国国会对可再生能源项目和零部件工厂采取税收抵免等政策,到2035年,太阳能发电占全国电力供应的比例将从目前的3%上升至40%以上。太阳能项目目前有资格享受26%的税收抵免,该抵免正在逐步取消。政府力推将协议延长10年,并为太阳能组件的制造提供新的激励措施。
折叠 编辑本段 国家外交
折叠 外交政策
美国具有全球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其外交政策走向一直是世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美国的外交关系规模是全世界最为庞大的。几乎所有的国家在华盛顿特区都设有大使馆和派驻大使。以色列、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被视为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只有少数国家没有与美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包括古巴、伊朗、朝鲜、索马里和苏丹。
随著国力渐增,美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海外,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开拓。为此,美国占领了太平洋的许多领土,包括夏威夷和菲律宾,迫使日本开放贸易,并与欧洲列强竞争在中国的影响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联合国的创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名永久会员之一。
冷战期间,美国最初试图限制苏联于世界各地的影响力。为了遏制苏联,美国、加拿大和10个西欧国家共同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以联合盟国对抗任何向北美和欧洲的军事入侵,后来又有14个欧洲国家陆续加入了这一共同防御联盟,包括土耳其和一些前华沙条约成员国以及部分苏联加盟共和国。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继续实施全球战略“再平衡”,巩固与传统盟友关系,提升与新兴大国关系,推动建设“多伙伴世界”。加大对亚太投入,促进中东国家“民主转型”,保持跨大西洋关系稳定。继续从阿富汗撤军,推进防扩散。大力实施“出口倍增”计划,开展经济外交,拓展全球市场,应对欧洲债务危机。
2014年12月17日,美国决定与古巴恢复正常关系,并放宽多项执行了50多年的制裁措施。同日,两名遭古巴扣留的美国公民获释。作为交换,美国宣布释放三名古巴特工人员。
2019年1月23日下午,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宣布与美国断交,并要求美使馆人员72小时内离开委内瑞拉。当天,委内瑞拉反对党派在首都加拉加斯发起大规模游行,反对党领袖、委内瑞拉议会主席瓜伊多宣称为该国“临时总统”,随即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及拉美多国领导人表示承认,引发马杜罗强烈不满,宣布与美断交。[11]
折叠 对外关系
同欧盟的关系
美国与欧盟总体上是盟友关系,在重大的国际事务中,美国与欧盟的原则立场基本一致。奥巴马政府表示,在北约东扩、俄罗斯、阿富汗和伊拉克问题上将更多开展外交活动,更愿意听取欧洲方面的意见。
同俄罗斯的关系
美国与前苏联曾经是两个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和军事领域竞争激烈。“冷战”结束后美俄关系发生变化,在防扩散、朝核和伊朗核问题等重大问题上,美国需要俄罗斯的合作。奥巴马政府执政后,美俄关系经历“重启”,两国关系不断改善。2014年3月,受乌克兰问题影响,美俄关系出现紧张。
同日本的关系
美国继续巩固与日本的同盟关系。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特大地震、海啸及核泄漏灾难后,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等发表讲话,对日本表示慰问,并派军舰、救援队、核专家等助日救灾,承诺与日本建立“公私伙伴关系”,帮助日本灾后重建。
同中国的关系
(一)建交时间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两国建交以来双边关系概述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访华,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上海公报”明确表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5年12月,美国总统福特应邀访华。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1979年1月,应美国总统卡特邀请,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访美,揭开了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中美“八·一七公报”。美国政府重申,“它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并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建交以来近几年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解决”。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建交以来,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等广泛领域开展了交流与合作。1984年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访美。4月,美国总统里根访华。1985年7月,国家主席李先念访美。1989年2月,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应邀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
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后,美国宣布对华进行“制裁”,中止两国高层往来,严重恶化两国关系。1989年7月和12月,美国总统布什派遣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作为特使两次访华。1992年,美国政府宣布向台湾出售150架F-16战斗机,严重违反中美“八·一七公报”,两国关系再度恶化。
1993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同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正式会晤。
1994年11月14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印度尼西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会晤。
1995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允许李登辉以“私人”名义于当年6月访美,中美关系陷入低谷。中国政府对美方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进行了严正交涉和坚决斗争。
1995年10月24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庆典期间同美国总统克林顿会晤。
1996年11月2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菲律宾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同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会晤。
1997年9月11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加拿大温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同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会晤。10月底至11月初,应美国总统克林顿邀请,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其间双方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
1998年5月25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同美国总统克林顿首次通过两国元首直通保密电话通话。6月25日至7月3日,应国家主席江泽民邀请,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11月1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见了代表美国总统克林顿与会的美国副总统戈尔。
1999年4月6日至14日,应美国总统克林顿邀请,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了中方人员重大伤亡和馆舍严重损坏。同日上午,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对这一野蛮暴行表示极大的愤慨和严厉谴责,并提出最强烈抗议。5月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致函国家主席江泽民表示,“对昨天发生在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的悲惨场面和人员死亡表示我的道歉和诚挚的哀悼”。5月14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应约同美国总统克林顿通电话。克林顿总统对炸馆事件表示道歉,表示将命令对这一事件进行彻底、全面的调查。6月16日,美方向中国政府报告了美国政府对炸馆事件的调查结果。9月11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新西兰奥克兰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正式会晤。10月17日和11月7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分别应约同克林顿总统通电话。12月16日,中美双方就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赔偿问题达成协议。
2000年5月28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同美国总统克林顿通电话。9月8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期间同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正式会晤。11月1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出席文莱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正式会晤。
2001年4月1日,美国一架EP-3型军用侦察机在海南岛东南104公里处海域上空对中国进行侦察时,撞毁对其进行跟踪监视的中方歼八飞机一架,致使飞行员王伟罹难。美机肇事后未经许可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在海南岛陵水军用机场。中方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4月11日,中方接受美方递交的关于美军用侦察机撞毁中国军用飞机事件的致歉信。4月25日,中方就美国政府决定向台湾出售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大批先进武器装备事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7月5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应约同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通电话。9月11日,国家主席江泽民致电美国总统布什,就美国纽约和华盛顿地区遭受恐怖主义暴力袭击事向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慰问,表示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9月12日和10月8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分别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10月1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主席在上海同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晤。11月12日和12月13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分别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
2002年2月21日至22日,应国家主席江泽民邀请,美国总统布什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4月27日至5月3日,应美国副总统切尼邀请,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9月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10月22日至25日,应美国总统布什邀请,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工作访问。
2003年1月至3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同美国总统布什多次通电话或通信。6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法国埃维昂出席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期间同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晤。10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泰国曼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同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晤。12月7日至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美国总统布什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2004年4月13日至15日,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邀请,美国副总统切尼来华进行工作访问。5月29日、7月30日、10月7日和11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分别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11月2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布什在智利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会晤。
2005年5月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7月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布什在苏格兰出席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领导人对话会期间会面。8月1日,首次中美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9月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9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期间同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晤。11月19日至21日,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国总统布什访华。12月7日至8日,第二次中美战略对话在华盛顿举行。
2006年4月18日至21日,应美国总统布什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6月1日和7月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分别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7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期间同美国总统布什会晤。9月20日,中美双方发表《中美关于启动两国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共同声明 》。11月8日,第三次中美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11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越南河内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同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晤。11月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12月14日至15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
2007年2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5月22日至23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6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德国海列根达姆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布什。6月20日至21日,第四次中美战略对话在美国华盛顿和马里兰州怀河会议中心举行。9月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澳大利亚悉尼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布什。12月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12月12日至13日,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
2008年1月17日至18日第五次中美战略对话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3月26日和5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分别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6月17日至18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召开。7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日本北海道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布什。8月7日至11日,美国总统布什偕夫人劳拉及家人来华观摩北京奥运会并出席相关活动。9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9月23日至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纽约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和第63届联大一般性辩论。10月3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决定售台总价值64.6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中方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外交部、国防部、全国人大外事委、全国政协外事委发言人分别发表谈话,向美方表示强烈抗议。10月21日和11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11月14日至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美国总统布什邀请,出席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11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16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同美国总统布什会晤。12月4日至5日,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12月15日,第六次中美战略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2009年1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1月3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通电话。4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英国伦敦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6日和6月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分别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7月27日至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林顿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共同主持对话。9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纽约第64届联大等系列峰会期间会晤。10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11月15日至18日,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期间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
2010年4月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4月1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24日至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林顿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共同主持对话。6月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加拿大多伦多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1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首尔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12月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
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5月9日至10日,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林顿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共同主持对话。8月17日至22日,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国副总统拜登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11月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戛纳峰会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1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夏威夷亚太经合组织第1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晤。1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印尼巴厘岛东亚峰会期间举行会晤。
2012年2月13日至17日,应美国副总统拜登邀请,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3月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韩国首尔核安全峰会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3日至4日,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林顿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共同主持对话。6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1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金边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
2013年3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6月7日至8日,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共同致力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7月1日,外交部长王毅在文莱斯里巴加湾出席第20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期间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9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会晤。7月10日至11日,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国务委员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共同主持对话。9月18日至21日,应美国国务卿克里邀请,外交部长王毅在出席第68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前访问美国。10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文莱斯里巴加湾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会见代表美国总统奥巴马出席会议的美国国务卿克里。12月4日至5日,应国家副主席李源潮邀请,美国副总统拜登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2014年1月22日,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北京会见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伯恩斯。2月14日至15日,应外交部长王毅邀请,美国国务卿克里访华。3月6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应约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通电话。3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3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荷兰核安全峰会期间会晤。5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财政部长雅各布·卢。5月13日,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7月2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7月9日至10日,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北京举行。本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分别由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国务委员杨洁篪与奥巴马总统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和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共同主持。本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由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美国国务卿克里共同主持。7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福塔莱萨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8月9日,外交部长王毅在缅甸首都内比都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期间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9月7日至9日,应国务委员杨洁篪邀请,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访华。9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赴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气候峰会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24日至28日,外交部长王毅赴纽约出席第69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期间,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克林顿。9月30日至10月2日,外交部长王毅应美国国务卿克里邀请访问美国。10月12日,正在俄罗斯陪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的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10月17日至21日,应美国政府邀请,国务委员杨洁篪访问美国。10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北京会见美国总统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顾问波德斯塔。11月7日,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的美国国务卿克里。11月10日至12日,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华出席第二十二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11月24日,外交部长王毅在维也纳出席伊朗核问题谈判期间应约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12月21日,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
2015年2月10日至12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布林肯访华。2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2月24日至26日,应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邀请,国务委员杨洁篪访问美国纽约,其间与赖斯举行小范围会晤。3月20日,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3月29日,外交部长王毅在瑞士洛桑出席伊朗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外长会期间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4月3日,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5月16日至17日,应外交部长王毅邀请,美国国务卿克里访华。6月21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纽约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6月23日至24日,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美国华盛顿成功举行。刘延东副总理作为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共同主持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汪洋副总理、杨洁篪国务委员作为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财长雅各布·卢共同主持本轮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9日,正在俄罗斯乌法陪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7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8月5日,外交部长王毅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8月28日至29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访华。9月9日至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访美。9月15日至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委员杨洁篪赴洛杉矶出席首届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闭幕式并致词,会见美国副总统拜登。9月21日,外交部长王毅同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9月22日至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11月6日,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11月24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双边会晤。12月1日,首次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对话由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郭声琨与美国司法部部长林奇、国土安全部部长约翰逊共同主持。同日,中国公安部与美国国土安全部第二次部级会晤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郭声琨与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约翰逊共同主持。
2016年1月7日,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1月26日至27日,美国国务卿克里访华。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委员杨洁篪分别会见,外交部长王毅与克里举行会谈、共见记者并共进工作午餐。2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2月12日,外交部长王毅在德国慕尼黑出席叙利亚国际支持小组外长会期间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2月23日至25日,外交部长王毅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与美国国务卿克里举行会谈并共见记者,分别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国会参院外委会主席科克、国会众院外委会主席罗伊斯等。3月9日,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3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期间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纽约会见出席《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的美国国务卿克里。6月6日至7日,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北京举行。6月18日,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7月6日,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7月24至27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访华。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分别会见,国务委员杨洁篪举行会谈。7月25日,外交部长王毅在老挝万象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期间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8月5日,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期间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9月18日至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纽约出席第71届联大系列高级别会议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同美国经济、金融界、智库、媒体各界人士座谈,出席纽约经济俱乐部举行的欢迎宴会并致辞。11月1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美国纽约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和美国国务卿克里举行工作会晤。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致贺电。11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通电话。11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第二十四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12月20日,外交部长王毅接受美国驻华大使博卡斯离任拜会。
2017年2月3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应约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通电话。2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2月17日,外交部长王毅在德国波恩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期间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2月21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通电话。2月27日至28日,国务委员杨洁篪访美,期间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国务卿蒂勒森等。3月18日至19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应外交部长王毅邀请访华。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委员杨洁篪分别会见,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谈并共见记者。4月2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通电话。4月6日至7日,应美国总统特朗普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特朗普总统举行会晤。4月9日至13日,美国联邦参议员戴安斯率美国会众议员团访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分别会见。4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4月16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通电话。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4月27日,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4月28日,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朝鲜半岛核问题部长级公开会期间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5月12日,中美双方对外公布了经济合作百日计划早期收获事项。5月14日,美国总统特别代表、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波廷杰率团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5月20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通电话。6月3日至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布朗访华。6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布朗。6月21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国防部长马蒂斯在华盛顿共同主持首轮中美外交安全对话。6月22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国会众议长瑞安。7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7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闭幕后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递交国书。7月20日至28日,美国艾奥瓦州州长雷诺兹访华,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会见。7月31日至8月8日,美国密歇根州州长斯奈德访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8月6日,外交部长王毅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期间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8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8月23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通电话。9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9月12日至13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出访牙买加、西班牙期间途经美国华盛顿,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共同会见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和总统高级顾问库什纳等。9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9月18日至20日,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出席第72届联大期间会见美国副总统彭斯。9月24日至26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访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分别会见、商务部部长钟山举行工作会谈。9月30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华,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委员杨洁篪分别会见,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谈。10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美国拉斯维加斯市枪击事件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致慰问电。10月12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通电话。10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特朗普祝贺中共十九大胜利闭幕,祝贺习近平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11月2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通电话。11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得克萨斯州枪击案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致慰问电。11月8日至10日,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11月8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陪同特朗普总统来访的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举行会谈。11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2018年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2月8日至9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杨洁篪应邀对美国进行访问,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国务卿蒂勒森举行会谈,并共同会见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总统高级顾问库什纳。3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就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和中美关系交换意见。4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分别会见来华出席中美交通论坛第九次会议的美国运输部长赵小兰。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通电话。5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5月23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结束访问阿根廷回国途经华盛顿,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举行会晤。6月14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访华,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会见,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会谈并共同会见记者。6月29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通电话。8月3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新加坡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期间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举行双边会见。9月23日至28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第73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期间,在纽约会见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负责人、前国务卿基辛格以及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哈斯,并在对外关系委员会发表题为《机遇还是挑战,伙伴还是对手》的演讲。10月8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访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分别会见。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11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美国联邦参议员亚历山大率领的美国参、众两院访华代表团。11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白宫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11月8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分别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1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国防部长马蒂斯在华盛顿共同主持第二轮中美外交安全对话,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参加。12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共进晚餐并举行会晤。12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美国前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逝世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致唁电。12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2019年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互致贺信,热烈祝贺中美建交40周年。1月10日,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并致辞。1月17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美建交40周年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3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通电话。3月18日至24日,美国会众院“美中工作小组”共同主席拉森、拉胡德率国会议员代表团访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副委员长王晨分别会见。4月25日至27日,美国特拉华州民主党联邦参议员孔斯、哈桑率团访华。5月1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通电话。5月25日至6月2日,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共和党联邦众议员米勒访华。6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6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期间举行会晤。7月27日至8月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联邦众议员高野率领的美国会议员和西部地方政要代表团访华。8月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泰国曼谷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期间会见美国国务卿蓬佩奥。8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纽约就中美关系交换意见。8月19日至28日,美国内华达州民主党联邦众议员蒂特斯率团访华。9月1日至5日,美国蒙大拿州共和党联邦参议员戴安斯率团访华,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副委员长王晨分别会见。9月24日至29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第7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期间,在纽约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出席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美全国商会和美对外关系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晚餐会并发表主旨演讲。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致电国家主席习近平,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0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电美国总统特朗普,感谢特朗普致电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泰国曼谷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会见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1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通电话。12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2020年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通电话。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在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双方共同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通电话。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3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通电话。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通电话。6月16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夏威夷举行对话。10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美国总统特朗普,就特朗普总统夫妇感染新冠病毒致以慰问。1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拜登,祝贺他当选美国总统,同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致电哈里斯,祝贺她当选美国副总统。
2021年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布林肯国务卿重申美方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这一政策立场没有变化。2月11日农历除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拜登总统表示,美中两国应该避免冲突,可以在气候变化等广泛领域开展合作。美方愿同中方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开展坦诚和建设性对话,增进相互理解,避免误解误判。3月18日至19日,经两国元首批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邀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安克雷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美方重申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政策。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布林肯国务卿表示,美方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7月25日至26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访问天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同舍曼分别会见会谈。舍曼表示美方不寻求阻遏中国发展,重申恪守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8月16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8月29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9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拜登总统表示,世界正在经历快速变化,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中如何互动相处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世界的未来。两国没有理由由于竞争而陷入冲突。美方从无意改变一个中国政策。美方愿同中方开展更多坦诚交流和建设性对话,确定双方可以开展合作的重点和优先领域,避免误解误判和意外冲突,推动美中关系重回正轨。当地时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瑞士苏黎世举行会晤。美方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当地时间10月31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罗马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布林肯国务卿重申美方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表示美方赞同美中应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发展两国关系,愿同中方保持沟通,负责任地管理分歧,避免对抗甚至发生危机。11月13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拜登总统表示,我愿明确重申,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国政府致力于奉行长期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希望台海地区保持和平稳定。美方愿同中方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加强沟通,减少误解,以建设性方式妥处分歧,在美中两国利益一致的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新冠肺炎、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让两国人民都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12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美国肯塔基、伊利诺伊、阿肯色、密西西比、田纳西、密苏里等中部6州遭遇多场龙卷风袭击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向美国总统拜登致慰问电。
2022年1月2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布林肯国务卿强调拜登总统在两国元首会晤中阐述的立场没有变化。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2月22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布林肯国务卿表示,正如拜登总统多次表示,美方不寻求搞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反对“台独”、无意同中方冲突对抗。3月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当地时间3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会晤。3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通话。拜登总统表示,50年前,美中两国作出重要抉择,发表了“上海公报”。50年后的今天,美中关系再次处于关键时刻,美中关系如何发展将塑造21世纪的世界格局。我愿重申:美国不寻求同中国打“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方愿同中方坦诚对话,加强合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有效管控好竞争和分歧,推动美中关系稳定发展。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通电话。当地时间6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卢森堡举行会晤。当地时间7月9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后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晤。布林肯国务卿表示美方不寻求对华打“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挑战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不寻求围堵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寻求改变台海现状。美致力于管控双边关系中的风险因素,对同中方开展合作持开放态度。7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美国总统拜登,就拜登总统感染新冠病毒致以慰问。7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拜登总统表示,美中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也有利于各国人民。美方希望同中方保持畅通对话,增进相互了解,避免误解误判,寻求在利益交融的领域开展合作,同时妥善管控分歧,重申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美方不支持台湾“独立”。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严重冲击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中国政府对美方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进行了坚决斗争和有力反制。当地时间9月23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驻地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布林肯国务卿重申美方不寻求打“新冷战”,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不支持“台独”。
二、双边贸易关系
(一)双边贸易和投资
2018年来,中美经贸问题突出。美方对华连续采取201、232、301等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多轮关税,将中国列为所谓“汇率操纵国”,动用国家力量打压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中方不得不采取有力应对措施,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同时,中方始终坚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磋商妥善解决中美经贸问题。经过13轮经贸高级别磋商,2019年12月13日,双方宣布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2020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受两国经贸摩擦等影响,2019年中美双边贸易出现下滑,全年双边货物贸易额5412.2亿美元,同比下降14.6%,中方顺差2958亿美元,同比下降8.5%。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9年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71914个,实际投入金额约878.8亿美元。中国企业在美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3.3亿美元,中美双向投资累计接近2500亿美元。
2020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5867.2亿美元,同比增长8.3%,中方顺差3169亿美元,同比增长7.1%。截至2020年底,中国企业在美累计直接投资838.8亿美元,美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73556个,实际投入累计901.1亿美元。
2021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为7556.45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5761.14亿美元,增长27.5%;中国自美国进口1795.31亿美元,增长32.7%。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1-8月,中国与美国双边货物贸易额为5149.5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
同朝鲜的关系
自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至2014年,朝鲜与美国经过多次接触与谈判关系基本没有进展。2013年2月朝鲜进行核试验,引发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广泛谴责,并决定终止1953年所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宣布不受制于互不侵犯条约。朝美关系被国际媒体视作“篮球外交”。
同越南的关系
1995年7月建立外交关系。1997年5月双方首任大使抵任。2006年越美关系得到重要发展。5月,越美就越加入WTO达成协议,结束双边市场准入谈判。11月,美国不再把越南列入“宗教特别关注国家”。12月,美国国会表决通过法案,给予越南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待遇。越美经济、贸易、投资关系继续迅速发展,2006年越美双边贸易额达97亿美元。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折叠 概况
旅游产业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美国旅游业产值达1.2万亿美元,支持了76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国际游客在旅游及其相关产业上的消费达到了创纪录的1530亿美元。美国商务部预测,未来5年美国旅游业将年平均增长4%至5%,2012年来美旅游的国际游客人数将达到6540万人次。2012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份签署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行政命令,并责令商务部长和内政部长牵头成立工作组,就促进旅游业制定战略规划。美国国务院宣布将简化部分赴美签证申请人办理签证的手续,并为符合条件的首次申请人提供免面签的待遇。
折叠 自然遗产
美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它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国家。在大平原的西部大山区,有著名的大峡谷国家公园和黄石国家公园;靠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区有风光绮旎、阳光灿烂的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和洛杉矶就位于此。在北部近加拿大边界附近,有著名的五大湖游览区,其中最壮观的景点是尼亚加拉大瀑布。此外,位于美国西面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也是全球闻名的度假胜地。还有适于冒险者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美国共有21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其中2项与加拿大共有),其中包括8项世界文化遗产,12项世界自然遗产,1项双重遗产。[5]
折叠 著名建筑
- 白宫
北接拉斐特广场,南邻爱丽普斯公园,与高耸的华盛顿纪念碑相望,是白宫一座白色的二层楼房。白宫从前并不是白色的,也不称白宫,而被称作“总统大厦”、“总统之宫”。1792年始建时是一栋灰色的沙石建筑。
从1800年起,它是美国总统在任期内办公并和家人居住的地方。但是在1812年发生的第二次美英战争中,英国军队入侵华盛顿。1814年8月24日英军焚毁了这座建筑物,只留下了一付空架子。1817年重新修复时为了掩饰火烧过的痕迹,门罗总统下令在灰色沙石上漆上了一层白色的油漆。此后这栋总统官邸一直被称为“白宫”。1901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正式把它命名为“白宫”,后成为美国政府的代名词。[6]
- 国会山
国会山也就是通常说的国会大厦,指作为美国国会办公机构的国会建筑。它坐落在华盛顿特区国会山的顶部,国家街的东端。尽管地理上并不在华盛顿特区的中心,但是还是由于它的特殊地位而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1793年华盛顿亲自为大厦奠基,南北战争爆发后,有人提议停建该大厦,林肯总统却坚持要将高280英尺的大圆顶造好。国会大厦的圆顶已成为电视中美国政治新闻报道的最佳背景,圆顶内部是一个可容纳二三千人的金碧辉煌的大厅。
- 自然历史博物馆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坐落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区,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遥遥相对,占地面积为7公顷。综合罗马与文复兴样式是该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于1869年建成。[7]
- 总统山美国总统山
总统山,全名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美国总统公园,是一座坐落于南达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纪念公园。公园内有四座高达60英尺的美国前总统头像,分别是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西奥多·罗斯福和亚伯拉罕·林肯,这四位总统被认为代表了美国建国150年来的历史。整个公园占地面积1278英亩,最高处海拔为5725英尺。公园由美国内政部下属的一个分局——国家公园管理局进行管理。
折叠 编辑本段 相关事件
折叠 退出全球移民契约
2016年9月,联合国大会的193名成员一致通过了一项不具约束力的政治宣言《移民与难民问题纽约宣言》,承诺维护难民的权益,帮助他们安顿,并确保他们有接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
2017年12月3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宣布,唐纳德·特朗普政府让美国撤出了联合国一项旨在改善移民和难民境况的协定,认为该协定“不符合”其政策。
美方在一份声明中说:“今天,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通知联合国秘书长,美国将终止参加《全球移民契约》……纽约宣言包括无数不符合美国移民和难民政策以及特朗普政府移民原则的条款,因此特朗普总统决定,美国将终止参加这个计划于2018年在联合国内达成国际共识的契约。”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利说,在支持世界各地的移民和难民方面,美国将一如既往地“慷慨大方”,但是“我们的移民政策必须永远由美国人,而且只能由美国人制定”。
声明说:“我们将决定如何最好地控制我们的边境,谁将获准进入我们的国家,纽约宣言中的全球方式完全违背美国的主权[9]。”
折叠 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2018年6月19日,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当天下午在美国国务院对媒体宣布了这一决定。美方声称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对以色列“存在偏见”及“无法有效保护人权”。[10]
折叠 执意退出《中导条约》
折叠 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2019年11月4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正式启动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进程,不过这个于2017年宣布的举措将还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特朗普总统决定退出巴黎协定,因为美国根据该协定所作的承诺给美国工人、企业和纳税人带来了不公平的经济负担。”[13]